第六十九章 早晚都是朕的!



  无论什么时候,节假日这东西,总是快得惊人。

  一晃眼的功夫,便已是新年开朝。

  萧承晃着步子,不紧不慢地迈入了养心殿中。

  此时,新年期间堆积的奏折政务,已然一股脑地送到了养心殿中,交由萧承批复。一众内阁行走,也早就到了前殿之中,开始处置政事。

  只有这些任职内阁行走的官员给出数种批复建议的奏折,才会呈现到萧承面前,交由萧承最终决策。

  既在皇帝身前随侍,又能够学着处理朝中各项政务。便是因为如此,这小小的,不过七品官阶的内阁行走,已然被朝野上下,视作一条康庄大道,争相想要挤入其中。

  而恰在萧承走入殿中之前,便听到一阵争执之声传来。

  “朝廷法度在此,这五十九人触犯律法,按罪当斩,何以赦免?”

  萧承脚步一顿,循声望去。

  便见此时,一众内阁官员围在着正在争执的两人,似是在一旁劝说。

  一名身形消瘦,面色发黑的青年官吏,正微微昂头,满脸固执地说道:

  “这五十九人,已然经过地方官府、刑部、大理寺核验,判处斩首之刑,证据确凿,为何到了御前,反而要赦免他们的罪过?如此一来,你让大云律法如何自处?”

  年轻人对面站着的中年官员,看着约莫四十多岁的模样,此时亦是有些恼怒地道:

  “法正,这是朝中惯例,也并非是赦免这些人的罪过,只是打回重审而已。这是为了避免冤屈,不让律法因为严苛而害人,乃是善政!”

  此时这位正在争辩的年轻官员,便是法正了。

  “发还重审,既是浪费地方官府精力,也让事情多了变数。若是有人因此逃脱罪责,又该如何?”

  “那若是有人因此蒙冤而死呢?地方官吏为了应付如今吏部的考成法,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做出来的!你又凭什么敢断定,这里面没有冤家错案的?”

  “刑部、大理寺尽皆核验过,皆是证据确凿的案子,如何作假?”

  “你这是不知地方庸官刁吏的手段!”

  “那你发还重审了,就能绕过那些庸官刁吏吗?”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是你迂腐不堪!”

  “……”

  萧承多看了一眼争吵的双方,轻笑一声,趁着众人未曾发现,径直走入后殿之中。

  一旁的冯保见状,忍不住出声问道:

  “陛下,不阻止一下吗?都是朝中官员,若是因争吵,而相互之间生了间隙,怕是不好的……”

  萧承闻言,扭头看向冯保,挑眉道:

  “那你替朕做一下决定啊!那五十九人,是立即处斩,还是发还重审?”

  冯保闻言,顿时讪笑一声,低头不答。

  这东西,双方皆有一定道理,一时之间自然没有定论。

  萧承一边走入内殿之中,一边道:

  “这两难之事,难道要朕来头疼?臣子们不争不辩的,如何能够为朕想出解决之法?”

  其实萧承此时这般轻松不在意模样,最重要原因,还是因为此时在他内阁之中,已然囊括了诸葛亮、法正、狄仁杰这些英杰人物。

  他们能力出众,皆敢任事,总是能为萧承想出合适主意来的,何必自己头疼?

  “对了,升龙府那边如何了?”萧承此时突然想起来问道。

  冯保闻言,连忙道:

  “陛下,安国朝堂之上,已经清理了两轮逆党。三日前,安东将军也已领兵入驻升龙府,并且派人前去接管安国武里府大营。还有反对势力那边,东厂的布局也已经到位了!”

  此时的黎朝,在萧承的诸多算计之下,已然彻底失去了与云国呲牙的能力。

  接下来,只要慢慢驯服,之后吞并的时候,也不至于吃撑了……

  萧承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

  “安王呢?”

  “安王殿下如今快活呢,每日于王宫中享乐,闲暇时光便沉迷于炼制丹药。”

  萧承闻言,眉头一动,继续问道:

  “丹药?”

  冯保闻言,连忙道:

  “东厂的番子看了,药渣之中有五彩雪莲、透光灵芝、千年參王、鲸王凝脂等等,都是些极为珍贵的药材……”

  黎护沉迷炼丹,在冯保看来,就是找个玩意寄托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