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文学系新一届学生在一个教学楼的大厅里集合了,一位梳着分头,戴着眼镜,瘦高个的年轻教师向同学们战战兢兢地做着自我介绍:“我叫董冶,是你们的辅导员,你们是我的第一批学生,在今后的四年中,我们将携手度过,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随时找我。”这名董老师普通话说的不太好,舌头捋不直,比如说“四”这个平舌音,他直接就变成了卷舌音的“是”。

        第一次见面时,大多数生理正常的男生都会寻觅自己班级哪些女生长得漂亮,因此在这个昏暗的大厅里,只见男生们一双双冒着绿光的眼睛,如饥似渴地向班级的女生们投去。余若愚也不例外,但他经过仔细观察,对自己班级的女生大失所望。虽然说班里的女生基数大,女权主义者常说妇女可以顶半边天,而他班的女生能顶得下大部分的天,能够让女权主义者扬眉吐气。但基数大的同时,质量就不是一般差了。她们没有塞外女孩的高大挺拔,也没有江南女孩的温柔贤惠,更没有南方女孩的钟灵毓秀,大多都身材不高、土里土气。但也有几个女生看起来还挺顺眼,恐怕也是绿叶太多,把普通的花朵衬托的有如红花。但若愚不知道,在色狼们瞄着女生选择猎物的同时,女生们也都在关注自己班的男生呢,这些女生虽然相貌平平,但内心绝不平庸,之前就听说班里只有三十多个可怜虫,暗地里都想先下手为强,要不然怕汤都喝不到了。但看到这些男生们矮穷矬的模样,与自己心目中高大英俊、玉树临风又温柔多情的白马王子相差甚远,在失望失落之余,心里面也盘算着还是早点对别的院系的男生下手吧。

        辅导员安排完班级管理和军训准备的一些事情后,大家就各自回到寝室休息了。

        按照顾春亮的嘱托,余若愚要想在大学混得好,首先需要在军训中成为标兵,若愚也是按照这个目标努力的。在军训即将开始前,文学班的同学在老校区也被称作西区的操场上集合,目的是领取军训的服装。

        顾春亮作为学生会的工作人员,特意偷偷地告诉余若愚:“一会儿,你们辅导员要选一名同学当代理班长,毛遂自荐的人将来当上班长的机会很大,你要积极报名啊。”余若愚虽然口里答应着,但是心里还是犹豫不决。当辅导员让同学们自愿担当代理班长时,虽然他知道消息比其他人都早,但是还是没敢站起来,最后,一名戴着眼镜、长相老诚的高个子男生站出来担任了代理班长。

        军训开始了,整个文学院的学生都集中在校园中区的操场上。虽然是九月,但同学们还未发现秋天的影子,“秋高气爽”、“秋风瑟瑟”等词汇虽然更有意境,但仍然被“秋老虎”这样的俗语所打败,迟迟不敢露面。

        三个军官出现在文学院的队伍前,其中一名较帅的年轻人开始对学生们讲话,他是部队的班长,长得很精神,据说多才多艺,会很多乐器,这在部队很受欢迎,当然在大学女生中也一样。他讲完要求后,同学们就开始分组练习了。

        余若愚分到了一名军官带领的一组中,主要学习齐步、正步等内容,他的终极目标是成为标兵,拿破仑曾说过“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于他来说目标立的高,那自然下的功夫就多,因此他把平时有些不直的背挺的笔直,甚至有些向前弯曲了,正步踢得很用力,恨不得将地面跺出鞋印来。

        经过一番辛苦后,他居然幸运地被选到标兵的候选队伍中,他想可能和他的身高还不太矮有关,被选择的标兵都挺高,有一个快到一米九的专科班的男生,长得尖嘴猴腮的,就凭着个子高被选上,余下的男生从一米八到一米七不等,余若愚穿上鞋大约一米七三四左右,但他还不是男生中最矮的,因为他发现他的后面还有几个男生没他高。女生们也是按身高进行排列,最高的是余若愚班级的一名女生,名字叫宋冰,身高大约一米七五,魔鬼身材,模样也很甜美,但若愚对她并不感兴趣,原因是她长得太高,有些望“之”莫及。还有两个新闻班的高个子女生,长得也很出众,但都一脸傲气,言谈举止中都带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余若愚对她们更是敬而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