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溜达



  “胡闹。”景泰帝拍案喝道。

  不顾双眼的伤势,拒绝了一旁内侍的搀扶,磕磕碰碰的从龙椅上走到了孙可望的面前,“想当初先帝北征,奈何兵败,朕临危受命于大宝。外有强敌,内有叛乱,若不是卿力挽狂澜,嫣有我大秦今日。”

  你我君臣相得益彰,磕磕绊绊相互扶持,已有十余载,若卿有二心,那必然是朕失德于天下,既如此,朕亡于卿手也是该。”

  景泰帝一番话语,孙可望大为感动,感激涕零道:“陛下如此待臣,要臣何以为报啊?”

  景泰帝顺势扶起了孙可望对着一旁的李叶道:“还不给左相道歉。”

  李叶不情愿的看着孙可望张嘴道:“老匹夫,你知错了么?”

  景泰帝:“嗯?”

  众大臣?(???)

  率先反应过来的景泰帝,夺过孙可望手中笏板叫嚣道:“今天不把你打出屎来,都算你夹得紧。”说罢便朝着李叶扑去。

  李叶见此早有心理准备,一个转身躲过了景泰帝,景泰帝看不见,李叶不发出声响,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顿时大殿之上糙音四起。

  “陛下,殿下在你左边。”

  “向后三步,又跑到你后面了。”

  …

  和李叶玩了许久秦王绕柱的景泰帝,坐在台阶上大口的喘着粗气,指着台下众臣道:“给朕抓住他。”

  “卧槽”

  看着早已跃跃欲试的群臣,李叶在心底暗叫“不好”

  如他所想那般,武将勋贵在淮西候的指挥下迅速形成了包围圈,把文官排斥在外,李叶包围在里,想浑水摸鱼都不成。

  只得叹道:“景泰帝不讲武德”

  眼看包围圈越来越近,李叶准备束手就擒,这时淮西候对着李叶眨了两下左眼。

  李叶顿时心领神会,在淮西候扑来之时,一个左转匍匐,跑了出去,由于扑空,淮西候一个站身不稳,撞到一片。

  周而复始,在李叶和淮西候的配合下,淮西候喘着粗气道:“陛下,殿下太灵活了,臣等抓不住啊!”

  听着大殿之上乌泱泱一片,景泰帝脸色一正道:“摆了,群臣归位。”

  “陛下,臣请辞。”就在景泰帝准备跳过这段闹剧,问罪大理寺卿时,孙可望开口说道。

  “臣年老体衰,病理难调,望陛下恩准归乡养老。”

  “朕不准。”景泰帝冷声道。

  “陛下”。

  “童言无忌,卿要为了小孩子的话,弃我大秦万里江山不顾么。”

  见孙可望,不说话,景泰帝语气一软,“卿既身体不适,朕赐太医一名,这几日也不必上朝,在家调养调养。”随后哈哈笑道:“我大秦的江山可离不开爱卿。”

  听出景泰帝的决绝,孙可望只得谢恩。

  景泰帝目光一转,看向跪在一旁的大理寺卿。

  “臣愿以爵位顶罪。”

  秦朝爵位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级上造….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候。(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去查一下)

  在秦朝的耕战体系下,种地交粮可得爵(有上限),兴修水利,改善民生,科技突破都可授爵。最主要的还是战场杀敌用军功换爵位。

  军功可以换钱,换粮,换地(有多少地需要相应的爵位),在一些边关地区,还可以换老婆,不同的爵位在军中待遇相差也很大。有爵位才可被授官

  虽说爵位是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但想要做到大良造,祖上不出几个名将,独立指挥几场战役,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兵在战场上收获的军功最多能升到五级或者六级,在往上就不单单会砍头就行,还需要兵法谋略。个人勇武,除非一个人能杀光几万的大军。

  大理寺卿的一句话,把祖上几代人的努力彻底抹杀掉了。

  “叶儿,上来。”景泰帝淡淡道。

  李叶有些诧异,怎么又想起我来了?

  不等李叶多想景泰帝又开口道:“快些上来。”

  李叶只得迈开步伐缓步上前,当李叶走到中间直步上去的楼梯时,有大臣皱起了眉头。

  “殿下走两边。”有人忍不住开口道。

  李叶也不知为何,只得“哦”的一声又向两旁走去。

  “父皇。”李叶小声喊道。

  景泰帝坐在龙椅上对着站在案牍另一边的李叶笑呵呵的道:“过来,到父皇身边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