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李恪做出的抉择





就在李恪万分纠结的时候,他突然想起父皇李世民的叮嘱。

        想到这,李恪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说道:“卫国公说的不错,既然林凡在外征战,我等就应该相信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要全军指挥权,那就给他好了,万一失败了,本宫定会问责于他!”

        李恪的想法很简单,林凡既然要军权,那就给他好了。

        若是赢了,他今天的决定,就是一个极大的恩典,若是输了,只要林凡回朝,就有理由定他的罪,从而彻底解除他的一切荣誉,没准还能清洗不良暗卫,再加以重组。

        这步棋,可谓是十分的精妙。

        “监国殿下英明。”

        李恪选择了自己的建议,这让李靖十分开心,当即对着李恪拱手抱拳,称赞李恪英明。

        至于程咬金和魏征。

        程咬金向来是两边都不得罪,不管李恪如何决定,他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而魏征心里虽然有些不满,但也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自己是臣子,就算李恪做出的决定,与自己相悖,他也不敢说什么。

        “对了,还有一件事。”

        李恪突然想起林凡在奏折中提及的迁徙一事,趁着三位柱国大臣在,开口问道:“林凡在奏折里提及过,将高句丽的百姓,迁徙到大唐境内生活,三位有何看法?”

        打仗掠夺人口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将人口安排在何处,却是一个难题。

        如果安排在边境,那些掠夺而来的人口,迟早都会跑回去。

        但是安排远了。

        万一水土不服,接连死亡怎么办?

        要知道,多人死亡,若是处理不得当,没准会闹瘟疫。

        “臣认为,直接安置在北方即可。”

        魏征第一个表态,说道:“高句丽人本身就具有北方的特性,只要把人口带入大唐,将人口分散出去,让他们在北方一代生活务农就行。”

        “是个不错的点子。”

        李恪赞同魏征的意见,但其余二人还未表态,于是,李恪又转头看向程咬金和李靖,开口询问道:“不知二位卿家有不同的意见否?”

        程咬金和李靖相视一眼,朝李恪拱手说道:“臣等无意见。”

        “好,那就按照魏爱卿所说的办。”

        关于高句丽百姓迁入大唐一事,李恪采纳了魏征的意见,将那些迁徙的人口,迁往北方一代生活。

        与此同时。

        远在高句丽境内。

        一批又一批的百姓,在士兵们的‘护送’下,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去往大唐境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