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赐婚



他凤明不在乎名声、景恒不在乎名声,难道景文宸也不在乎吗?千秋万代后,这位高祖嫡子,愿意在史书上留下污名?

        这次的死谏,是一次试探,要的就是他凤明进退两难。

        留下景恒,淮安王为否认‘不臣之心’,只会与凤明背道而驰,倒是就轮到景恒选择,久而久之,二人必生嫌隙;送走景恒,是凤明六年间第一次退让,撕开了坚不可摧的统治。

        整整六年了,终于叫文臣一脉摸到了凤明的软肋。

        古往今来,那么多皇帝,那么多当权者,都会被臣子逼着做选择。

        马嵬坡兵变与杨玉环何干,他们却偏偏要逼死她——今日他们就要让景恒做这个替死鬼。向凤明敲醒警钟!

        北风席卷而过,厘清甄岐所思所想后,在淮安王府的景恒听闻此事,第一次体会到何谓‘高处不胜寒’。

        他保护不了凤明,只会给凤明带来麻烦。

        文人们平日垂头丧气,对凤明无力招架,此时蓦一出招,当真又准又狠,直直戳着凤明肺管子上。

        景恒略一思索,没正经八百地走宫门,而是运起轻功前往东厂。

        东厂内,凤明冷笑一声:“叫锦衣卫拖着廷杖去,跪地不起的一律打死。”

        朝峰头大如斗,这此与以往不同,哪儿好全打死了事,他跪地规劝:“督主”

        凤明轻咳:“我打死的大臣还少吗,去办罢。”

        这次众文臣来势汹汹,准备充足。

        朝峰禀告说:“太学三千学生罢学,言及淮安候无功而封王,跪请圣上收回封赏。”

        凤明神色一变。

        他能打杀老臣,对这些学生却难动手。

        这三千学子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如煌煌旭日,实乃是大齐未来,如尽除之,大齐未来十年将陷入青黄不接之窘境。

        “国子监向来远离朝廷,谁煽动的?”

        “还在查。”

        话分两头。

        景恒师从暗卫玄一,隐匿功夫上佳,躲在东厂檐上听了几句,心中有了主意,纵身离开绕到东宫。

        东宫里,景俞白正读到《春秋·宣公十五年》中‘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这几句。

        宫外的喧嚣传到东宫,景俞白倒扣《春秋》:“外面在吵什么?”

        张太傅把书合起来:“是甄大人,内阁奏请送淮安王世子离京。”

        景俞白起身,走到窗前,侧耳听外面的动静:“十六皇叔?”

        内宦多福扶着景俞白,轻声解释:“国子监的学生也跟着闹,说淮安王封王无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