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章都是顺道



赵蕊姬没想到在扬州能遇见苏清辞,虽说苏州与扬州相距不远,但如今苏清辞已快到参加科举之际,他曾立志不靠家族蒙阴科考入仕,自然没有时间游山玩水。所以今日这般巧遇,着实令赵蕊姬震惊。

        简单向玉环介绍完苏清辞的身份,赵蕊姬看向苏清辞,“清辞这回来扬州会停留多久?”

        正好祖母托她带了几瓶丸药,赵蕊姬本想着求刘玉环派熟路之人去苏州送与苏清辞,今日既然遇见了,那便省得费心。只是出门前,赵蕊姬没想到会遇上他,故而并未将药带在身上。

        “三日,我来扬州城为外祖母办些事,后日事毕就离去。”苏清辞原本冷淡的脸柔和下来,盯着赵蕊姬回道。

        一旁的墨烟闻言抬头,快速看了眼公子,遂而低头。先前在街上公子还说扬州城无趣,明日一早就离开,如今见了赵大小姐,立即改口多停留一天,公子的心思还当真是昭然若揭,只是公子自个儿不自知。

        听得他说后日离开,赵蕊姬便歇了打发丫鬟回去取药的心思,她正好可趁明日送药,再给苏清辞把脉,如此也能同祖母交代。眼下刘玉环在场,她给苏清辞把脉毕竟不妥,且有些话也不好问。

        两人又寒暄片刻,引得刘玉环满眼八卦神色,不停打量苏清辞。苏清辞似是早就见惯此等目光,泰然自若地邀赵她俩一道在这雅间用膳。

        嘱店小二将对面雅间的饭食挪至此间,赵蕊姬让苏清辞不必再点菜,这满桌的菜肴,即便叫上红袖、墨烟和春杏一道用膳,只怕都有剩。

        只是自古主子和仆人就不得同桌用膳,故而三个仆从立在各自的主子后头,为他们布菜,待主子用膳完毕后才能上桌用吃。

        苏清辞不喜言谈,加之有刘玉环在旁,故而话极少。刘玉环虽好奇这位苏公子同阿蕊的关系,但自小教养拉住了她的急迫,故而雅间内都是赵蕊姬在抛话题。为不是偏颇,赵蕊姬来回在两人身上找话题,好在刘玉环是个健谈之人,遇上苏清辞的话头也能聊上几句,气氛不至于冷场。

        待到三人用的差不多之际,日头已渐渐西移。告别苏清辞,赵蕊姬同刘玉环商量回府歇响。刘玉环此刻也觉着累了,俩人一道乘马车回府。路上,刘玉环把不住好奇之心,目光灼灼地看着赵蕊姬问道,“阿蕊,那苏公子与你是何干系呀?我记得河西没有苏姓之人,但你俩瞧着挺熟络的。”

        赵蕊姬丝毫不奇怪刘玉环会如此问,她与苏清辞同住一府近三年,又因头疾而多有来往,渐渐生出一股默契,她起个开头,苏清辞便能猜到下一句,反之亦然,方才饭桌上遍多次出现此情形,刘玉环定然是察觉到了,故而有此一问。

        “他的外祖母是淮阳郡主,曾与我祖母是旧识。他因幼时一些事染上头疾,恰逢当年我祖母的医术治愈过淮阳郡主,故而来我家寻祖母施以援手。前些年他来河西,在我家住了近三年才养好头疾。你也知晓,我自八岁起就随祖母学医,他的头疾治愈,我也曾有幸出力,故而才会与他熟络。”

        “如此说来,阿蕊就是苏公子的救命恩人咯!”刘玉环想起话本上英雄救美的故事,兴奋连连。虽说阿蕊与苏公子的事迹是反了性别,但内容还是一样的不是。

        赵蕊姬摇手,“算不上,苏公子这头疾虽难治,但不至于致命。”倒是另一人,那是实实在在的救命之恩。说来,自己也许久没有阿雍的讯息了,也不知他归家后过得如何,是否还记得自己曾救他一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