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月球纪实
探月日记
2017年5月12日14时,温度零下61℃。
出事以后,皮特这两天的反应明显变得焦躁,行为上有些偏激,上午六时砸碎了一台净水循环仪,这已经是三天来第四次出现暴力行为了。现在已经注射了镇定剂,睡眠超过了四个小时。
地球再没有传来回应,我和雪莉决定放弃再次尝试联系地球。也许人类就只剩下我们三人了……
我决定回去,就算眼前的这颗行星已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母星,我仍然决定回去……对了,也许我应该带着皮特走,他情绪太不稳定了……或者,我应该杀了他……
宇航员:方诩
※※※※
这是一颗荒凉的卫星,表面布满陨石坑,这是为它守护的行星抵御伤害留下的痕迹。
这是月亮,方诩在上面。
两个星期前,他和皮特正驾驶着减震性能几乎等于零的探月车在子午线西南边例行月面勘察任务,借着无线电与基地的雪莉开着无关紧要的玩笑。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一颗不知从何而来的小行星凭空出现在了地球的北极,方诩目测,其体积达到了月球的三分之二。
宏伟磅礴的撞击开始了,冲击波裹挟着无法想象的热量,使北极的大部分冰层瞬间升华,在上空凝结成积雨云,又再次被蒸发。
巨大的动能融化了岩石,猩红的岩浆几乎溅到了平流层,然后落下,流淌,蔓延。强光使得撞击点已经肉眼不可见,但小行星带来的能量很轻易地就改变了地球的外貌。
撞击六个小时之后,地表上的河流,湖泊,海洋,被完全蒸发,地球呈现出一片光秃秃的灰色地壳。夜晚时,代表着人类聚集地的,布满五洲大陆的灯光消失了。
十二个小时后,小行星完全被地球俘获,深陷地幔,成为了一个整体。仪器反应,地球的自转速度加快了六分之一,这意味着现在的地球一日只有二十个小时。
两个原制地球日之后,眼前的地球已经不再是一颗潮湿的湛蓝色水星,变得干涸,赤裸,坚硬,冰冷,成了灰色的球体。
……
处在没有大气层的月球上,这一幕是无声宁静的,却令人几乎绝望崩溃。方诩捏着拳头,用尽平生力气在面罩内嘶吼、呐喊,点点泪水沾湿了胸前的项坠,照片上,一个小女孩自豪微笑着搂着他的脖子,而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这是他的女儿,方雅欣,今年六岁,爱好弹琴,喜欢她班上的体育委员,愿望是将来能像爸爸一样进入太空。
与他一样痛苦的还有皮特,亲眼目睹了地球被毁灭的一幕之后,这个健谈的黑人小伙子变得阴沉自闭,时常自言自语,用着他的原籍母语痛骂着眼前的一切。
雪莉作为月面基地里唯一的女性,表现还算镇定,这也可能是因为她在地球上早已经失去了家人的原因。
一个星期后,就在三人还没有从阴霾中摆脱出来之时,地球已经率先摆脱了。无法想象的奇迹悄然发生,亿万年的演变浓缩在了短短的一个礼拜,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快了地球的时间钟摆。
首先是液态水的出现,在一天的时间里遍布了整个星球,令地球再次变回了幽幽的水蓝色。接着,海洋之中涌现出一块一块的大陆,其形状较之灾难之前已经完全改变,通体黄褐色,说明上面不是沙漠的话,就应该是泥土。
最后,代表着生命的绿色犹如星星之火,从地球的最南边飞快蔓延了全球。至此,除了北极点上那一个直径两千公里的大石坑,地球完全恢复了原本的样貌。
与其将这说成是奇迹,不如承认这是神迹。就连素来崇尚无神论者的方诩也不知该作何感想。
在第四次全人类商谈大会(与会人数只有三人)之后,会议成果依然不明朗,今后的行动方向仍旧悬而未决。
方诩主张返回地球,寻找可能生还的幸存者。雪莉则主张留在设备完好的月球,等待大气改造仪将月球改造得适宜人类生存,而这所花费的时间粗略估测需要将近一百六十三年。
皮特没有发表任何想法,他只是在自顾自地拆解着自己的收音机,然后骂骂咧咧,同时砸碎里面的每一个零件。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雪莉终于收到了来自地球的广播之时:
“我们提供能源,淡水,食物以及安全。全世界范围内,若有幸存者收到这条讯息,请来到我们身边,我们需要你,人类需要你。北纬:30。77度,东经:104。18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