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雪顿节秘会



雪顿节,意为酸奶宴。在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在坐夏期间,寺院的喇嘛不能外出。等开禁那天,山下的世俗百姓们拿出酸奶等美味佳肴,宴请僧人同庆。

        11世纪中期,后宏期祖师的阿底峡晚年居住在聂塘。他很爱喝酸奶,百姓们就献了酸奶给他,他也给百姓们加持。

        公元1642年,黄教掌权,五世□□登上了法王的宝座,在哲蚌寺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二次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第一次是在明代时,由萨迦派的八思巴所建立的。

        五世□□移居布达拉宫后,雪顿节中的展佛活动仍旧在哲蚌寺的展佛台举行,而观看藏戏演出就在“空中戏台”的德央厦。

        藏历六月二十九,从日喀则、穷结、雅隆、堆龙德庆、尼木、江孜、昂仁等地的藏戏团和野牦牛舞演出队涌入拉萨市中心,一早先到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雪巴列空报到,然后进行了汇演。桑结嘉措按照定例,将演出团队的代表带去向仓央嘉措致意。致意之后,团队回到哲蚌寺。

        雪顿节是一年一度盛大的宗教节日,塔坚乃早想参加,于是决定关闭肉铺一天,早早前往哲蚌寺参加雪顿节的展佛活动。塔坚乃来卓康庄园找卓玛,想邀请她一起去参加。

        卓玛在仓央嘉措的传记里看过雪顿节的描述,心里为之震撼,于是答应了下来。翌日,卓玛和塔坚乃早早起了床,然后雇了两匹马,前往拉萨西南三十里的哲蚌寺。

        考虑到卓玛骑马的技术不佳,塔坚乃特意放慢了速度等她。大约一个半时辰后,卓玛和塔坚乃到了哲蚌寺。此时日头完全升起来了,整个哲蚌寺被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下。

        展佛台前的空地、通往西山展佛台的山路上,人潮汹涌,密密麻麻的绵延开去。四面八方的信徒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拿着酸奶和哈达等物,纷纷往上山的路挤。

        哲蚌寺的喇嘛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就等吉时一到,马上进行展佛活动。卓玛和塔坚乃随着人群上山,几乎是几步一停。卓玛踮起脚尖往山上望去,发现真的是人山人海,几条上山的路挤得水泄不通。

        卓玛朝身后的塔坚乃喊:“这人也太多了吧!”

        “我也只是听说很热闹,没想到人这么多!”塔坚乃也抬高音量回答她。

        二人走走停停,慢慢地往展佛台方向移动。到靠近展佛台东侧的空地上,厚沉的佛号声响了起来。只见三、四十名喇嘛扛着一副巨大的绸缎质地的释迦牟尼佛画像从上方走了出来,然后喇嘛们小心地将佛像展开。

        一瞬间,一副巨大的佛像完全展露在西山之上。信徒们朝佛像上投掷去纯白的哈达,然后双手合十,紧闭双眼,默诵佛经。诵经声回荡在整座山上,洗涤着人心。

        卓玛被眼前的壮观之景所震撼,禁不住也跟着投了哈达,双手合十,微闭双眼,默默在心中祈祷着。

        第巴桑结嘉措忙着处理政务,又醉心于独揽大权,得知仓央嘉措对权势完全没有兴趣,因此对他的戒心也放松了很多。连续半个月,仓央嘉措日日到释迦牟尼佛像前默想。

        一方面是碍于桑结嘉措长辈的身份,一方面是他想借助入定减少想见白珍的心思。整整半个月,仓央嘉措除了学经就是打坐默想。只有让桑结嘉措放心,他才能在开禁那天顺利下山,才能去见那位贵族小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