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怎会是他?
孔府先贤将学识与道德剥离,其目的是为了让知识变得更加纯粹。
这没错,错就错在这是一个修真世界。
且孔府的地位今非昔比。
在修真世界里,道则知识,就相当于前世的战略武器。
你不检验品性就给人学习这类知识,仅仅是因为检验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不如节省下来去做实验,那这不是有教无类,而是单纯的懒,单纯的不负责任。
也正是这个原因。
大陆之瘤,始道教,才能寄生在这神圣的殿堂。
汲取养分,日渐壮大。
悄无声息间形成如今的规模。
当然,江苟铭也没指望一个五品大宗能因自己的说教,当真跑去整改。
他说此话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逼迫孔贤站队。
道尊一日为魔教教主,司守义所追寻的各方圆满便一日无法实现,江苟铭不希望等到下次与道尊斗法的时候,司守义突然在背后捅刀。
真若如此,那还不如干脆换一任家主。
反正……
孔舒儿名正言顺的,也挺合适。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愣在当场。
一来是觉得江苟铭说的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二来则是震惊他一个外来人,一开口便是怼先贤的理念,还对孔府数千年来立的规矩指手画脚。
他算哪根葱啊?
即使孔圣本尊亲临,面对诸位权威,要改规矩,那也得好生商量才是。
这是把孔府当他的所有物了吗?
简直持才傲物,狂到没边了!
“江公子,孔府决策在外人眼里或许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但这规矩绝非一拍脑门儿的产物,你怎可以你浅薄的理解,狂妄揣摩先贤的智慧!”
“倘若诸位认为小子说错了,便拿出合理的观点来反驳,而不是在这耍泼打滚!”
“我等身为学者,凡事讲究严谨,辩论自是需要查阅资料,精心准备,岂能和你一样张口就来?”
“小子有理有据,何为张口就来?”
“你?!”
被怼老者怒目圆睁,一时间呼吸都不顺畅了。
其余陪审也是觉得脸上无光。
他们确实准备不够充分,一时半刻想不出很好的例子,但这小子也没必要这般咄咄逼人,丝毫不给他们面子吧?
孔长永微微蹙眉:“年轻人莫要夜郎自大,再优秀的理论,也需与现实结合。
孔府向来如此,这数千年来也就出了这么一个道尊,还不能说明它的正确性么?我等的确愚钝,未能参悟先贤之意,但却不妨碍借着大树乘凉,沐浴先贤的余辉!
你若怀揣着改变孔府的想法,不如多听多学,完善理论,待到他日你成圣贤,我等自当参考你的建议!
于此辩论,以彼之长攻人之短,属实毫无意义!”
他们欣赏有才华之人,也能原谅这类人的冒犯,但前提是,那人必须与他们站在同一高度。
孔长永如此说道,便是给江苟铭一个台阶,试图结束话题。
可江苟铭却是不屑一顾,嗤笑一声。
说出了那句经典质疑:“向来如此,便对么?”
外界,无数先贤雕像周遭金光流转,于孔岛各处流向审问殿堂。
有人抬头,面露迷茫。
有人连忙前往雕像处,探究原因。
伴随江苟铭那句质问落下。
咔嚓!
雕像纷纷出现一道裂纹,从头顶至脚下,金光刹那间变得浓郁起来。
“坏了!圣贤雕像开裂,此乃大凶之兆!”
“胡说八道!金光显,圣人怜,圣石裂,先贤悔……这是有人殿中驳论,给孔府指了一条明路,被圣人们感应了!”
“啊?何为圣人怜?何为先贤悔?”
“圣人怜,便是圣人垂怜。
传闻孔府圣贤惜才,担忧后世学子识人不明,致使明珠蒙尘,于是仙逝时在雕像中注入一则道气。
若遇大道理大智慧,便会散发金光警示后人,异象越多,则代表获得了越多圣贤认可!”
“先贤悔,便是先贤后悔。
传闻先贤将生平学识散尽天地道则之中,不断以孔府为试验田修缮规矩,如若道则发现其中存在错误,便会以开裂警醒后人!”
孔府中,有学者在雕像旁议论,一些古老传闻逐渐被众人回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