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满月了 二



    大姐和小三来到林子轩家厨房。人与人不能比,一比就伤害大了。瞧人家的厨房大不说,炒菜、炖汤、烧水、煮饭,全是分开的,而且各有两三个;再看人家的调料那叫一个齐全,盐、酱油、醋、香油,花椒、八角、大料、干辣椒、辣椒油......葱、姜、蒜,要啥有啥。

    小三不敢耽误时间,和大姐快速剥笋,两根切片煮鸡汤,鸡是林少爷家的,早就杀好了,可能原本也是要做菜的。三根切片在开水里里绰一下凉拌,蒜泥、葱花配上,香油、花椒粉、盐、油辣椒、白糖少许,和绰好的笋片拌上就成了。再切一根备用,一会儿炒肉,肉也是林少爷家现成的,切了一些肉丝,用红薯粉拌匀,这样是为了使肉细嫩。切点姜片蒜片一会儿一起炒。竹笋炒肉就交给大姐了。

    半个时辰后,三种冬笋做的菜都好了,林少爷的小厮阿喜把菜拿过去林少爷品偿。林子轩没吃过这种菜,感觉又脆又嫩,每道菜都有不同风味,凉拌的麻辣,炒肉的爽口,炖汤的鲜香。吃得特别满意,多吃了两碗饭呢。

    “阿喜,去把那两个人叫来。”

    “是,少爷。”

    小三和姐姐来到饭厅,“你们这个菜还真是好吃,我都买下了,5两银子够吧。”

    “够了够了,多谢你。”

    “你能不能把菜方子留下呢?”

    “可以啊,不过我说你写。”

    “好。阿喜,把笔墨纸砚拿来。”

    “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林子轩”

    “我叫何超,家里人叫我三官儿或是三儿。”

    “哈哈哈,三官儿,好奇怪的称乎。”

    “哼,有啥子奇怪的,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叫孩子的。”

    “哦哦,别生我气,我没听过。”

    “你说吧,我写。”

    菜方子写好之后,林子轩拿了十两银子给小三,又拿了五百个铜板给她。

    “你能不能把十两银子换成银票呢?”

    “可以,是我没想到。给你,这个银票是全国通用的,只要有汇通钱庄的地方都可以取,这个镇上也有的。五百个铜板是给你的辛苦钱。好了,我叫阿喜送你们,你们去买东西吧,叫阿喜帮你们拿。”

    “谢谢你了!”

    “不必,下次有好东西记得找我,我还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呢。”

    “好的。”

    他们先去布铺卖荷包,花了10个铜板买了老板不要的碎布(做荷包,打布壳做鞋都是可以的),二匹花布,一匹细棉布,10斤棉花。杂货铺买了5斤盐,两斤红糖,两斤白糖,糙米二十斤,二斤挂面。肉铺买了10斤五花肉,猪骨头5斤,猪内脏一套。菜市买了三十个鸡蛋,两条鲤鱼。

    东西买齐就急忙往回赶,到家的时候天都黑透了,午饭还是买了发糕和黄粑在路上吃的。阿喜放下东西就走了,水也没喝一口,说是要回去伺候少爷。

    一家人把东西收拾好,简单吃了红薯稀饭就睡了。

    第二天是小四满月,没有怎么操办,只请了表姑过来吃饭,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表姑在奶奶就不会来闹事。菜是表姑帮忙做的,做了一个蒜苗回锅肉,一个萝卜炖猪骨,肝腰合炒,炒油菜苔。表姑父和二娃哥哥没来,家里全是女人,他们来也不方便,把各样菜分出一些给他们送过去吃的。一顿饭吃这么多肉还是头一回呢,娘都流泪了,既心酸又心疼又高兴。小四的满月饭也算是圆满了。

    饭后表姑又帮忙收拾好,小三拿了二斤五花肉,一斤白糖,一斤挂面给表姑回礼,山上不种麦子,能吃上面食也是相当奢侈了(给小四的是一块花布,一斤红糖,一斤挂面),这样的回礼也是很重的了。

    大姐吃过饭后去接生婆家送礼了,带的是二斤五花肉,一斤挂面,一斤红糖,外加60个铜板。

    家家染了风寒没有来人,幺舅要做红薯粉卖,有人订了500斤红薯粉条,舅母照顾家家。但是还是托人带了不少礼物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