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初见王维



    一夜无话!

    第二日早朝,唐玄宗就下达了诏令,选杨玉环为李瑁的寿王妃!

    这个消息的确把万年吓到了,仔细想想也对,历史上的杨玉环正是在受邀参加咸宜公主和杨洄的成亲礼之后,当年就被下诏嫁给了寿王李瑁为妃!

    难道自己要失去杨玉环了吗?不,这话从何说起,杨玉环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自己吧!

    算了不想了,与其在这里费脑子,还不如有空问问玉环去,她要是真喜欢和李瑁在一起呢,自己也就祝福她吧,反正成人之美的事情后世干的还少吗?

    再说了要是玉环不愿意不是还有雨环嘛?那些天李瑁送荔枝的时候她的表现可是比玉环积极多了!

    整个早朝万年的注意力都没放在朝堂之上,早不知道飞哪去了!

    恰巧朝堂之上又无什么大事,所以很快就退朝了!

    宣政殿外,张九龄拦住了万年:“万大人,我前几日才在朝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万年到不以为意,张九龄手下有哪些有才学的人?该不会是那种读经书读傻了的吧!

    “子寿啊,那你说说人叫什么名字?是朝里的人?”

    张九龄拍了拍胸脯:“那是,那人姓王名维字摩诘,现在官居右拾遗!”

    什么?王维?

    自己小时候可是读过唐诗三百首的,王维的诗可不少,你现在告诉我你发现了王维?有没有弄错?是不是自己认识,但是没有见过面的那个王维?

    万年半信半疑的问道:“真的叫王维?他可是河东人?应该是永济县的人?”

    张九龄一脸震惊,心里暗想:难道你认识,怎么我一说什么你就什么都知道,好啊!什么事都瞒着我啊!

    “万贤弟,和王维见过?莫非你们是老乡?”

    张九龄一路走一边说,已经偏向没有人的地方,张九龄索性也就抛开了那些琐碎的礼节,亲切的和万年兄弟相称!

    “哪有,王大人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岂是年这种田舍郎能比的?”万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到。

    的确,王维十几岁就名震河东,二十一岁进中了进士,要知道在万年心里只有另一个熟悉的名字才那么优秀,就是《师说》的作者--韩愈!

    万年顿了顿语气:“年只是一直仰慕王维王大人的真容,只是无缘难得一见!只有日后再找机会了!”

    字里行间透露着失落之意,对于他一个后世中文系毕业生,如果有机会见见这些梦幻梦中的偶像也是不错的!

    张九龄赶紧拍了拍万年的肩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哈哈!现在机会不见在眼前吗?他人就在集贤院,我今天特意把他叫来就是想跟你见一面!”

    万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九龄啊张九龄啊,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吧!

    “子寿,你说的是真的?王维真在集贤院?”

    万年快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心情,差点喊出了声!

    而坐在集贤院里的王维一个劲的打喷嚏,是谁在想我?中书大人不是叫我在这里等他吗?他怎么还不来?

    万年的手舞足蹈确实把张九龄吓了一跳,真不是寻常人也,连庆祝方式也和我们不一样!

    “好了,我说的是真是假你自己去看看便知,快些去吧,算算时间他等了有一会了!”

    张九龄喘了一口气,自己这老骨头还是不能和万年比啊!

    这时的集贤院左边的一座偏殿中,王维已经由坐转而站了起来。他估摸着时间,自己来了快一个时辰了,壶里的茶水都凉了,为何中书大人还不现身?

    莫非是故意戏弄自己,可是自己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对付中书大人的事情啊?

    算了,这杯子里还有两口茶,如果自己喝完茶,中书大人还没来,那自己就没有等下去的必要了!

    都说心里急的人容易口渴,王维端起面前的杯子就是一口,结果没留意就喝光了!

    放下杯子,苦笑着无奈摇了摇头。如果今天自己不辞而别,看来以后要和中书大人保持距离了!

    打定主意的王维,走到门口拉开门,前脚刚踏出门,面前就出现了两个人影,不是万年和张九龄又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